2月22日,人民大会堂东门新版国徽模型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在红色绸布映衬下,一枚结合了传统艺术与数字科技、高80厘米的国徽石膏模型,愈显醒目庄严。
上海人民大会堂东门悬挂的国徽,去年换过一次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15 27050 次浏览
2月22日,人民大会堂东门新版国徽模型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在红色绸布映衬下,一枚结合了传统
王青春制作的人民大会堂东门新版国徽石膏模型(摄影:张玉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作为该模型的制作者,将其捐赠清华档案馆收藏。
它的到来,与档案馆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0年版立体石膏模型一起,串起了清华大学与国徽设计之间的不解情缘。
1950年清华大学营建系教授高庄制作的国徽石膏模型(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70多年前
首枚国徽设计就与清华有关
人民大会堂东门首枚国徽悬挂于1959年,历经几次更换。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实施人民大会堂东门国徽维修改造工程。经过充分论证,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担国徽维修改造设计项目。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筹备会决定,在常委会下设立6个小组,其中第6小组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等方案。1949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徽征集启事,征集到的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均未被采纳。